一、基本信息
降亚楠,男,1984年4月生,河南平顶山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水资教工党支部书记,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系主任,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获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博士学位,本硕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方向。曾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水系统研究中心(Centre for Water Systems - University of Exeter)做访问学者。现任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特约编辑、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会员,担任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Agricultural System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Sustainability、湖泊科学、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二、教育经历
2008年9月-2013年1月,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地理学院,自然地理学,博士
2005年9月-2008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硕士
2003年7月-2005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5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
三、工作经历
2022年6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2021年1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教工党支部书记,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
2018年10月-2019年9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水系统研究中心(Centre for Water Systems - University of Exeter),访问学者
2017年1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2013年1月-2016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讲师
四、研究方向
[1] 流域水文模拟和预报: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拟等(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s、SWAT-MODFLOW-MT3D)、山洪模拟预报预警等(Real-time Flash Flood Forecasting)
[2] 水资源精细化配置与调控:水资源优化配置(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水资源精细化配置(Simulation Optimization Base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3] 水-粮食-能源-生态纽带关系:流域、灌区水-粮食-能源-生态纽带关系定量解析与多维调控(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Water-Food-Energy-Ecosystem Nexus)
[4] 深度学习原理及其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物理机制与深度学习耦合的新一代水文模型(Physics-Informed Deep Learning Hydrological Models)、强化学习在水资源精细化配置中的应用(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5] 农业生态水文模型:基于改进SWAT模型的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Agricultural Ecohydrology)、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调控
[6] 灌区人水耦合系统演化机理:考虑农民耕作习惯和灌溉用水行为的灌区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策略(Agent Based Modeling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五、讲授课程
本科生:地下水动力学、水资源利用工程、水灾害防治(全英文)、水灾害智能识别与防治、专业英语、城市水务管理、地下水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基础认识实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实习、水资源利用工程课程设计、自然地理学实习等
研究生:地下水数值模拟、深度学习原理及其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流域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水文水资源大数据分析方法、水文模拟与预报新理论与方法、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现代水资源学等
六、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各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子任务各1项,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陕西省水利科技项目子课题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横向课题15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
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旱驱动下大型灌区‘水-粮-能-生’四维系统互馈响应机理与韧性调控”(52579045),2026/01-2029/12,50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模拟优化模型”(51409219),2015/01-2017/12,25万元,主持;
[3]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典型灌区WFEE纽带关系定量解析与协同调控”(2024SWG03),2025/01至2026/12,10万元,主持;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3A02002),子课题“气候变化下典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2023/01-2026/12,20万元,主持;
[5] 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科技项目,“关中地区旱情监测预警与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灌区全要素基础信息异构数据管理系统构建与灌溉预报”,2024/01-2025/12,27万元,主持;
[6]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4SF-YBXM-533,“灌区水-粮食-能源-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2024-01至2025-12,6万元,主持;
[7] 甘肃省地矿局,技术服务项目,20240082304084,“变化环境下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定量分析和未来情景预估”,2024-11至2026-10,18万元,主持;
[8]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技术服务项目,TG20230502,“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模型研究”,2023-05至2024-08,15万元,主持;
[9] 某平原水库渗漏影响分析,2020-2023年,20万元,主持;
[10] 某排域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及氮磷负荷消减技术应用示范,2022-2023年,6万元,主持;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生态需水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016/7-2020/12,20万元,主持;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水资源协同配置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2016/7-2019/12,5万元,主持;
[13] 某项目地下水动态预报与技术应用示范,2022-2023年,6万元,主持;
[14] 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基于SWATMOD的渠井结合灌区水循环模拟”(2013BSJJ099),2014/01-2015/12,主持;
[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水足迹的灌区水资源模拟优化配置和响应方案”,2014/01-2017/01,主持;
另外主持陕西省专项配套经费一项,其它横向项目9项。
学术成果:
在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本领域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3篇(中科院1区7篇、Top期刊8篇)、EI论文1篇,获批软件著作权专利10余项,参编专著1部。
近期发表论文(#同等贡献,*通讯作者):
[1] Wei Tingting, Jiang Yanan*, Zhang Xun, Chen Yanan, Ma Qihao, Hou Jianzhe, Wang Yakun, Tong Bingwei. Evalua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in an arid irrigation district,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Volume 312, May 2025, 109462.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6.5)
[2] Hou Jianzhe, Jiang Yanan*, Wei Tingting, Wang Zijun, Wang Xiaojun. A Multi-Objective Simulation-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anal-Well Conjunctive Irrigation Area Based on Nexu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Hydrology, Volume 643, November 2024, 132308.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6.3)
[3] Wang Yakun, Jiang Yanan*, Zhao Ying*, Li Xinbo, Xie Kun, Yan Ting, Wei Tingting, Li Ping, Li Huijie, Modeling the Impact of Long-term Land Use Changes on Deep Soi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ournal of Hydrology, Volume 643, November 2024, 131944.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6.3)
[4] Zhao Qianzuo, Jiang Yanan*, Qianyu Wang, Fenfang Xu. A Distributed Simulation-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Many-Objectiv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anal-well Combined Irrigation District Under Diverse Supply and Demand Scenario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Volume 305, November 2024, 109109.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6.5)
[5] Zhang Yao, Jiang Yanan*, Liu Yujun et al.,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Food-Energy-Ecosystem Nexus in Irrigation Areas Based on WEAP-MODFLOW,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ume 470, 10 September 2024, 143315.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10.0)
[6] Liu Yujun, Jiang Yanan*, Xu Chao, Lyu Jingyu, Su Zhenhui.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for Water-Food-Energy Nexus in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Using WEAP-MODFLOW.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22, 31:693-706. (SCI收录,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9.6)
[7] Xu Chao, Jiang Yanan*, Su Zhenhui, Liu Yujun, Lyu Jingyu.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Grain-for-Green Programme on ecosystem services in Jinghe River bas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37: 108757.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7.4)
[8] Lyu Jingyu, Jiang Yanan*, Xu Chao, Liu Yujun, Su Zhenhui, Liu Jianchao, He Jianqiang. Multi-objective winter wheat irrigation strategies optimization based on coupling AquaCrop-OSPy and NSGA-III: A case study in Yangling,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157104. (SCI收录, 中科院大类二区, TOP期刊, IF:8.0)
[9] Touch Tharo, Oeurng C, Jiang Yanan*, Mokhtar A. Integrated Modeling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Under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Management Options in Tributary Basin of Tonle Sap Lake, Cambodia. Water, 2020, 12(9): 2462. (SCI收录,中科院大类四区,IF:3.0)
[10] Zhu Meilian, Yang Guoli, Jiang Yanan*, Wang X J. 2023. Agent-Based Modeling for Water-Energy-Food Nex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ingdong Energy and Chemical Base[J]. Sustainability, 15(14): 25(SCI收录,中科院大类三区,IF:3.3)
[11] Xu Wei#, Jiang Yanan#, Zhang Xiaoli, Li Yi, Zhang, Run, Fu Guangtao*. Using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 for river flow prediction. Hydrology Research, DEC 2020, 51 (6): 1358–1376(SCI收录,中科院大类四区,IF:2.4)
[12] Wu Lei, Su Xiaoling, Ma Xiaoyi, Kang Yan, Jiang Yanan. Integrated modeling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a continental river basin of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DEC 2018, 204: 366-379(SCI收录,中科院大类一区, TOP期刊, IF:10.0)
[13] Jiang Yanan*, Chan Faith Ka Shun, Holden Joseph, Zhao Yaqian, Guan Dabo. China’s Water Management–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JUL 2013(SCI收录,中科院大类四区)
[14] Jiang Yanan*, McDonald Adrian T., Clarke, Martin, See Linda. Solving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Problems Using Heuristic-based Metho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JUL 2013(SCI收录,中科院大类四区)
[15] 魏婷婷, 张尧, 马其浩, 侯健哲, 降亚楠*. 2024. 基于FLUS-Markov模型的宝鸡峡灌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43(06): 604-611.
[16] 吕婧妤, 徐超, 刘昱君, 李彬, 降亚楠*. 2023. 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关系[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41(03): 296-304.
[17] 苏振辉, 降亚楠*, 吕婧妤, 徐超, 陈威, 李彬. 2023.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拟优化的渠井结合灌区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J]. 节水灌溉, (05): 46-55+61.
[18] 朱美连, 杨国丽, 降亚楠*, 王小军. 2023. 基于多Agent模型的宁东基地水-能源-粮食系统协同演化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2): 7-16.
[19] 李凡, 江思珉, 邢旭光, 严宝文, 降亚楠, 孟令尧, 栗现文*. 2023. 井塘结合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包气带水流模拟[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41(05): 59-69.
[20] 贾浩南, 李彬*, 降亚楠, 李世华, 王卫华, 左海维. 2023. 水肥一体化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鄂托克旗为例[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6(10): 69-74.
[21] 马勇星, 张栋, 潘成忠*, 降亚楠. 2022. 梯田对黄土区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及SCS-CN模型应用与改进[J]. 农业工程学报, 38(12): 85-91.
[22] 王芊予(本科生), 胡天林, 芮松楠, 褚梦乔, 降亚楠*. 2022. 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J]. 节水灌溉, (09): 30-38.
[23] 徐超, 吕婧妤, 刘昱君, 降亚楠*. 2022. 基于GEE的宝鸡峡灌区耕地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方法[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40(11): 1167-1172.
[24] 康燕楠, 降亚楠*. 2022. 降雨时空变化对泾河流域水沙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40(01): 10-13.
[25] 李博, 降亚楠*, 张特, 姜田亮. 2022. 基于LSTM模型的北威克试验站小流域实时径流预报[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3): 217-223+236.
[26] 贾浩南, 李彬*, 降亚楠, 王凯航, 高凌智. 2022. 鄂尔多斯高原玉米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5(09): 36-42.
[27] 徐芬芳(本科生), 王芊予, 段亦多, 降亚楠*, 潘嘉培. 2021. 基于农户灌溉用水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例研究[J]. 节水灌溉, (11): 47-54+60.
[28] 李兴男, 金江跃, 降亚楠*. 2021. 地下水数值模型结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39(02): 179-185.
[29] 潘嘉培, 降亚楠*. 2021. 渠井结合灌区农户灌溉用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水土保持学报, 35(06): 293-301.
[30] 金江跃, 降亚楠*. 2021. 基于FloPy和NSGA-Ⅲ的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J]. 水电能源科学, 39(02): 43-46+68.
[31] 康燕楠, 降亚楠*, 苏振辉. 2021. 基于NSGA-Ⅲ和FloPy的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19(03): 17-23.
[32] 徐超(本科生), 周嘉月, 何旭佳, 杨祯婷, 赵凯铮, 降亚楠*. 2020. 基于改进DRASTIC模型的陕西省地下水脆弱性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03): 44-51.
[33] 魏晓妹, 降亚楠. 2019. 西北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17(06): 1-10.
[34] 冯东溥,魏晓妹*,降亚楠.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12):269-277
[35] 王蕾,魏晓妹*,降亚楠,武弘族. 关中平原灌区SWAT模型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7):13-17
[36] 武弘族,魏晓妹*,降亚楠,王蕾. 基于GMS的渠井结合灌区适宜渠井用水比例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5):37-40
[37] 降亚楠,王蕾,魏晓妹*,丁星臣. 基于SWAT模型的气候变化对泾河径流量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02):262-270
软件著作权:
[1] 耦合作物模型的灌区渠系优化配水系统,2024SR0664106
[2] 粮食作物生长与地下水耦合模拟优化系统,2023SR0185748
[3] 基于U-Net的作物种植结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系统,2023SR0430845
[4] 典型灌区水质水量耦合模拟优化系统,2022SR0444060
[5] 考虑配水公平度的渠井结合灌区水资源模拟优化系统,2022SR0452381
[6] 耦合VMD与BP神经网络的径流预报系统V1.0,2022SR0433209
[7] Python渠井结合灌区农户灌溉行为模型软件,2021SR0911685
[8] 典型灌区灌溉模拟优化系统,2021SR1834135
[9] 基于3S技术的作物需水管理系统,2017SR392861
[10] 基于SAR数据的土壤水分处理系统,2018SR754841
[11] 基于数字模型的降雨分析管理系统,2018SR766077
学术兼职:
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水利学会会员、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特约编辑;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Agricultural System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湖泊科学、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国际交流:
2018-2019,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大学,水系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8-2012,英国利兹大学,地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本领域国内外学术会议作会议报告20余次。
七、获奖与荣誉
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2020年,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水建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20年,参与“面向国家水资源战略需求,农业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9年,参与“基于OBE理念的水利专业地质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2021年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8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先进个人。
八、招生方向
学硕:水利工程(081500)、水文学及水资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01),流域水文模拟(02)
专硕:水利工程(不定向、智慧水利专项、水利行业重点科研院所与重大工程建设专项)
热烈欢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同学报考。
九、大学生科创
近3年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目前已结题5项,其中1项国家级项目优秀结题。指导本科生发表中科院大类一区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获批软件著作权专利5项。
科创题目涵盖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优化配置、遥感大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算法设计和模型开发等,如物理机制与深度学习耦合的新一代水文模型、水-粮食-能源-生态纽带关系定量分析和精准调控、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水资源模拟优化模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农业生态水文模型、基于Agent Based Modelling的灌区人水耦合系统演化机理、基于Python的水-粮食-能源-生态模拟优化模型、深度学习与水文水资源、微塑料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规律等。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A210室。
邮编:712100
邮箱:yananjiang@nw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