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引导支部研究生深耕水利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7月22日-26日,我院农水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赴贵州遵义开展党支部建设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榜样对话与深入交流,引导青年党员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圣地铸魂,在历史回响中淬炼理想信念
支部党员代表先后走进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以及娄山关战斗遗址学习革命历史。在遵义会议会址,九十年前那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以其深邃的历史智慧,深刻诠释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的遵义会议精神内核;在大雨中攀爬红军山,苍松翠柏间的烈士纪念碑无声诉说着信仰的力量;凝望着舞台上《伟大转折》真人话剧中历史的风云激荡,布景的褶皱间仿佛奔涌着转折的惊涛骇浪。当灯光熄灭掌声响起,剧中的台词仍在胸腔激荡,“实事求是闯新路”的智慧光芒穿透时代的间隙,照亮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前进道路上每一个笃定的方向;伫立于雄关漫道的娄山关,战斗的硝烟虽已散去,“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壮烈与豪迈依然激荡人心。党支部副书记、2023级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生卢佳欣表示:“本次身临其境的学习,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如磐石般植入支部每位党员心中,誓将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时代楷模引路:于大发渠畔感悟水利初心与实干担当
支部党员代表专程前往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怀着敬仰之情拜访了“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老支书黄大发同志。在悬挂于绝壁之上、清流潺潺的大发渠旁,聆听黄大发老书记深情讲述他带领村民历时三十余年、以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间开凿“生命渠”的艰辛历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震撼人心。他布满老茧的双手、朴实而铿锵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深深震撼了每一位立志于“治水兴农”的研究生党员。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黄老为楷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练就兴水惠农的过硬本领。

校地携手架桥:在政策对接中锚定就业坐标
研究生辅导员、农水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文乐去往遵义市委组织部开展了人才政策对接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了遵义市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引进政策,并就推进校地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座谈结束后,李文乐看望慰问了扎根遵义基层的选调生校友,聆听他们投身地方建设的成长故事。这些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校友,已成为最鲜活、最有力的榜样,极大地激发了在校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热情,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未来职业选择注入了强劲的“基层引力”。


此次遵义之行,农水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以红色资源淬炼思想之魂,以实践沃土深扎专业之根,以政策桥梁指引就业之路,是一次“党建引领-实践砺行-就业引导”的全新育人模式的大胆尝试。该支部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样板党支部党员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水建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挺膺担当,为实现农业强国贡献卓越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