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首页» 学院新闻» 广纳全球英才 共筑科研生态: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
 

广纳全球英才 共筑科研生态: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11-22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21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分论坛在水建学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范军亮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郑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吸引了来自全球多所顶尖高校的青年学者、学院教师代表及约200名研究生参与。

立足传统,共绘发展蓝图

论坛开幕式上,郑伟书记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参会青年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初心,弘扬“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训精神,深耕水利、土木、能源与电气工程领域,聚焦农业节水、旱区水资源、河库泥沙治理等特色领域,形成了服务国家旱区农业发展的核心科研能力,构建了覆盖本硕博及博士后的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他提到,学院汇聚了双聘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等高水平师资队伍,并在校友、师生共同努力下,持续扩大在水利现代化领域的影响力。

“学院始终将青年人才视为学科发展的‘源头活水’,”郑书记强调,“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优先保障实验室资源、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我们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打造全链条成长生态。”他特别邀请青年学者加入学院,共同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前沿,推动西北旱区乡村振兴实践。

合影_副本.jpg

聚焦前沿,共话创新实践

在学术报告环节,7位青年学者围绕多学科交叉前沿问题展开分享:

中山大学王雅君博士 分析《珠江三角洲复杂水网失稳风险及传播机制》;

武汉大学博士后孟卓文 探讨《水分-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效果及机器学习预测》;

西安交通大学刘杰杰博士 阐述《综合能源系统集成设计与协同运行优化研究》;

香港理工大学丁艳博士 分享《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中高强大直径螺栓剪力连接件的结构性能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胡贤文 介绍《基于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张宇博士 发布《多源地质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增强地质建模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林浩然博士 带来《理论模型量化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剪切变形》。

学者们的研究涵盖人工智能、绿色建材、能源系统、生态修复等创新方向,为解决旱区农业水资源管理、西部特殊土区工程建设等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学术报告_副本.jpg

深化对话,共筑人才生态

论坛结束后,学院组织专场座谈交流会,副院长张鑫教授、学科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与青年学者展开深度对话。学院结合学校“515”人才工程计划(培育5个世界一流学科方向、引进100名青年拔尖人才、建设5大创新研究平台),重点介绍了青年人才支持政策,包括科研启动经费、团队建设优先保障、住房及子女教育配套服务等。同时也表示学院将为每位有意向的学者配备专职联络人,提供全程无忧服务。

座谈会.jpg

广纳英才,共启未来征程

郑伟书记在总结中表示,水建学院将坚持“引育并举”策略,以《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和青年人才成长激励暂行办法》为依托,持续优化青年学者科研生态。他呼吁全球青年学者携手:“让我们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前沿探索创新;让我们在水利现代化的田间地头书写青春;让我们在西北旱区乡村振兴中践行使命!”

学院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为青年学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和职业发展通道,共同推动西北旱区农业与水利事业迈向新高度。